劉志丹在前線戰死,子彈卻是從後方射來的,誰殺死了劉志丹,人們心知肚明。
喜歡Xpark的八個理由 一、精緻的水族展示 Photo Credit: 賀律銘 水族館沒看到大圖輸出,先給兩千個讚。Photo Credit: 賀律銘 展場可以分成兩個部分,從外是看向冰山,平行看水中環繞冰山游泳的海豹。
二、好拍,真的很好拍 Photo Credit: 賀律銘 拍魟魚時不小心拍到正在拍照的陌生人。整趟體驗也幾乎沒有讓我出戲的時刻,就算有展區的不同,依然可以在相同的氛圍情境中合理並連貫地參觀完整個旅程。一個好的動物展示,必然能夠呈現出動物的美。沒有什麼比圓圓一大缸海月水母更好拍的了,在另外隔出的隊伍中,有長長一條人龍在排隊等候拍照。這篇文章只是就我所看到的提出一些我的個人感想,喜歡與不喜歡的點各八個,總共十六點。
這種配置總會讓我們在拍照時有反光干擾,美麗至極的柏林水族館就有類似情形。Photo Credit: 賀律銘 蛋黃水母 當然在水族館拍人之外還是要拍動物,但水族館常有一個問題就是玻璃的對面,經常是另一片玻璃或是解說牌,甚至是沒什麼意義的燈光裝飾。聽話除了「乖」,有時候是聰明,有時候是「傻」,一句話聽來康莊大道是我走,聽來蟑螂蛋卻也是自己吃。
「乖」是「我全都要」的語言遊戲——《俗女養成記》 乖巧聽起來似乎不是壞事,但首先面對的物理性傷害可能是吃下一顆蟑螂蛋。節奏鏗鏘,蔡女撰胡笳之拍,此皆不墮聰明,而有志竟成者也。大人叫妳「乖」,有時是不要有想法,有時是獨立——獨立不是自主哦,是自己照顧自己,才能盡力幫助家族。大家族裡,小女孩要有小女孩的模樣,而長大成「女人」,那是有著更多框框,需要把自己給塞進去的另一個世界。
有一次江鵝聽見阿嬤在與媽媽閒話家常,八卦別人家新娶的媳婦不會做客家菜包真是「頇顢」(笨拙),當下正在幫忙包冬至湯圓的小江鵝突然警覺: 原來媽媽任由我拿米糰隨意捏些小人小熊,只是因為當我是小孩,如果想要成為她認可的大人,女人,還是得要中規中矩做出標準形狀的食物來才行,捏米黏土在將來不會是好玩的事。結局當然是學到後來的江鵝,每天都在思考怎樣對著鋼琴放一把火,才能在被發現之前燒掉最多的部分。
從此可以輕鬆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......嗎? 在有威望的大家族底下,雖然提供成員富足與教育機會,卻也規訓每個人謹守角色分際,「乖女生」的形象恐怕更為牢固。你是說,現在要「乖」還是「不乖」? 「乖女生」多不容易,才不是傻傻聽話就好咧。也許阿嬤因為江鵝吵著吃東西的饞相感到煩躁,所以只告訴她那是紅豆,別囉嗦趕快吃,當下江鵝心裡毛毛的卻也撥掉「紅豆」繼續吃完整顆菜包。學琴學詩均從所好,工書工畫各有專長,是故咳唾珠玉,謫仙闢詩學之源。
書法的柔美剛健無法輕易掌握,詩詞文句講求對偶工整也不容易。而且有時候,你想像的乖,不是人家要的乖,根本各自表述。各種「野」的行為都是不乖,會讓家人蒙羞,所以江鵝只好努力學會「像」個好人家的女孩子,儘管這模樣可能對她來說並不容易。余因停機教子之餘,調藥助夫之暇,竊慕管夫人之墨竹,紙上生風。
這些對「女孩」的訓練不容易,但看到大家族中的「女人」日常,就更不敢想像以後的日子了。要學琴或學詩,都是遵從個人喜好,擅長書法或繪畫,也有各自的專長,所以詩仙李白出口即是美如珠玉的文詞,開闢詩學的源頭,蔡文姬也寫下節奏分明的《胡茄十八拍》,這些都是沒有浪費自身才能,立定志向而有所成就的人。
聽話乖巧之餘,小女孩同時被現代價值觀要求長成獨立樣貌。我們是「厝內有咧教」的女生——江鵝 《俗女養成記》能夠看見作者江鵝小時候的成長軌跡中,處處有這個標準認證。
若夫銀鈎鐵畫,固屬難窺。先聽話再說......「乖女生」的規訓 社會化過程中我們習得「性」的劃分,建構出男女氣質之「別」:男性被鼓吹獨立、探索、進取,女性要美麗、溫順、重視關係,通過展示柔弱、不爭鋒、不衝撞男性......表態自己「不具攻擊性」,願意被納入父權對弱女子的保護框架,拿到一枚「乖女生」認證標章。江鵝逐漸想通,偶爾選擇「不乖」時,倒也不用過於緊張或覺得自己太壞,一切還是先保護自己為上。庶幾秋姿不老,四座流芬,得比勁節長垂,千人共仰,竟率意而鴉塗,莫自知其鳩拙云爾。江鵝小時候逛菜市場,煩著要阿嬤買一顆菜包給她吃,結果吃到一半發現裡頭有半顆被咬掉的蟑螂蛋。江鵝假裝腳扭傷,打電話回家也等不到人來接,只能一跛一跛地走回家中,發現店鋪也不特別忙,只是沒人會去接她。
事後江鵝認定那肯定是蟑螂蛋,但在她心中種下的不只是吃蟑螂蛋的陰影,而是發現原來小孩子聽大人的話,不保證會「無代誌」。江鵝作為長女已經相對早獨立、能分擔不少家中事務,但一個小學生向家人索取關愛照顧其實也不為過,仍被要求要快快長大、自己打理自己,而當江鵝自己的想法冒出來時,卻又會被以「傳統價值」打壓下去,就像阿嬤叫妳吃下有蟑螂蛋的菜包時,妳也只能趕快一口吞下,說服自己那只是顆紅豆。
希望追求菊花不易凋謝的姿態,散播芬芳,能像竹子堅定的節操一般,讓眾人仰慕,居然就這樣輕率地塗鴉作畫,真是搞不清楚自己有多笨拙啊。她所處時代跨越清末、日治及民初,同時受到閨塾傳統,以及日治現代化浪潮下的女子教育影響,好像給了更多探索自我的機會,卻也被「新」與「舊」價值同時規訓——所以那個「好」,到底是謹守傳統婦德,還是鼓吹女子也能多才多藝、走出家門?態度上不違背門風(乖女生),卻又被期待能力高出一般女性(好女生),這樣的「勝利組」其實人生很難呢。
在上流社會,小孩不只要「乖」,更要做到「好」,才是不辱門風,張李德和的原生家庭如此,嫁入醫生門戶當然也不會變(豪門飯碗不好捧啊),雖然經濟保障厚實,許多勞務不必親自動手,也不代表擁有更多衝撞空間。翻譯: 人是萬物中最有靈性的,志向也有萬種差異
江鵝假裝腳扭傷,打電話回家也等不到人來接,只能一跛一跛地走回家中,發現店鋪也不特別忙,只是沒人會去接她。小學時神經大條的江鵝,就是個鞋帶怎麼綁怎麼鬆、白布鞋穿兩天就髒、衣服總是皺皺的小女孩,這當然招致不少家長的責罵與說教,但長輩在意的點不完全是生活習慣的養成,而是這樣會「被人家笑我們都沒在教」——一個「乖女生」的模樣,彰顯的是門楣教養的閃耀。我趁著家務與教育小孩的空檔、協助丈夫醫院事業的閒暇,私下仰慕管道昇將墨竹畫得栩栩如生,便就陶淵明所愛的菊花為題材作畫,描摹精神。節奏鏗鏘,蔡女撰胡笳之拍,此皆不墮聰明,而有志竟成者也。
先聽話再說......「乖女生」的規訓 社會化過程中我們習得「性」的劃分,建構出男女氣質之「別」:男性被鼓吹獨立、探索、進取,女性要美麗、溫順、重視關係,通過展示柔弱、不爭鋒、不衝撞男性......表態自己「不具攻擊性」,願意被納入父權對弱女子的保護框架,拿到一枚「乖女生」認證標章。在上流社會,小孩不只要「乖」,更要做到「好」,才是不辱門風,張李德和的原生家庭如此,嫁入醫生門戶當然也不會變(豪門飯碗不好捧啊),雖然經濟保障厚實,許多勞務不必親自動手,也不代表擁有更多衝撞空間。
結局當然是學到後來的江鵝,每天都在思考怎樣對著鋼琴放一把火,才能在被發現之前燒掉最多的部分。),最後,當然也就門當戶對地嫁作醫生娘。
學琴學詩均從所好,工書工畫各有專長,是故咳唾珠玉,謫仙闢詩學之源。余因停機教子之餘,調藥助夫之暇,竊慕管夫人之墨竹,紙上生風。
聽話除了「乖」,有時候是聰明,有時候是「傻」,一句話聽來康莊大道是我走,聽來蟑螂蛋卻也是自己吃。大家族裡,小女孩要有小女孩的模樣,而長大成「女人」,那是有著更多框框,需要把自己給塞進去的另一個世界。有一次江鵝聽見阿嬤在與媽媽閒話家常,八卦別人家新娶的媳婦不會做客家菜包真是「頇顢」(笨拙),當下正在幫忙包冬至湯圓的小江鵝突然警覺: 原來媽媽任由我拿米糰隨意捏些小人小熊,只是因為當我是小孩,如果想要成為她認可的大人,女人,還是得要中規中矩做出標準形狀的食物來才行,捏米黏土在將來不會是好玩的事。要學琴或學詩,都是遵從個人喜好,擅長書法或繪畫,也有各自的專長,所以詩仙李白出口即是美如珠玉的文詞,開闢詩學的源頭,蔡文姬也寫下節奏分明的《胡茄十八拍》,這些都是沒有浪費自身才能,立定志向而有所成就的人。
希望追求菊花不易凋謝的姿態,散播芬芳,能像竹子堅定的節操一般,讓眾人仰慕,居然就這樣輕率地塗鴉作畫,真是搞不清楚自己有多笨拙啊。「乖」是「我全都要」的語言遊戲——《俗女養成記》 乖巧聽起來似乎不是壞事,但首先面對的物理性傷害可能是吃下一顆蟑螂蛋。
文:歪文系:文學濾鏡看世界 今晚,你想來點......更多不一樣的「俗女養成記」嗎?延續上篇〈推坑神作07|平凡到「粗俗」的華麗轉身:金鐘迷你劇集《俗女》的家族生存秘方〉,我們回到江鵝《俗女養成記》散文原著,搭配新課綱高中選文張李德和〈畫菊自序〉,討論性別這個主題。這些對「女孩」的訓練不容易,但看到大家族中的「女人」日常,就更不敢想像以後的日子了。
敢藉陶彭澤之黃花,圖中寫影。書法的柔美剛健無法輕易掌握,詩詞文句講求對偶工整也不容易。